苏东坡小时候的零食:眉山文宫枇杷


文章末尾关注
川货出川Yeah
【微信公众号】【抖音】
第一时间发现正能量的故事

正文👇 👇 👇

苏东坡小时候的零食:眉山文宫枇杷

产品介绍

文宫枇杷,四川省仁寿县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
文宫枇杷果面色泽呈橙黄色,果大、色艳、多汁、味甜,皮薄易剥离。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≥13%;总酸≤0.7克/100毫升;果实可食率≥64%;单果重≥40克。

2009年9月14日,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“建始猕猴桃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2015年6月19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文宫枇杷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苏东坡小时候的零食:眉山文宫枇杷

历史

据民国版《仁寿县志》记栽,果树有25种,其中就有枇杷、梨、樱桃、桃、李、杏、柑、橘、柚等,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。文宫枇杷是仁寿县的独特品种。

从当地原土枇杷改良到1988年,期间,由于初期是农民散户种植,技术落后,果质不良,售价低,无自有品牌。仁寿县为促进枇杷的规模化,请来专家传授种植技能、修水泥路、建水果销售市场、组建枇杷协会,光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就达到300余万元。但是种植区的农民由于枇杷的种植不规范、果型不均匀、销售不统一、回报率低等顾忌而不敢大面积种植,更谈不上形成自有品牌。

1989年,因“川中果树项目”,以吴汉珠为首的四川省农科院专家来到文宫的荒山野岭上。专家们在经过认真的水土勘测后下了“诊断书”:文宫属于侏罗纪页岩,亚热带季风气候,极适合枇杷生长。专家们在飞跃村种下第一株大五星枇杷苗。

次年,当文宫良种枇杷一面世,从未想到过的高价立即引起了轰动,当年共有160户农民种植,面积达到800亩,枇杷种植年收入达到400万元。20世纪90年代,文宫枇杷开始大面积规模种植。

1992年,在专家的指导下,引种优选到规模种植,破解了原产地品种混杂、品质退化等难题,尤其是大五星品种改良攻关技术的研究推广多次获得省、市、县科技进步奖,形成了独特的品质。文宫枇杷以逐渐普及到全县。成为西南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县,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达到21.6%。

产业布局

文宫枇杷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、高家镇、大化镇、黑龙滩镇、宝马镇、观寺镇、板燕乡、鳌陵乡、古佛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。

2006年,文宫镇枇杷的种植户已达到8700户,种植面积已达到1800公顷,销售年收入达到1.2亿元。

2010年,文宫枇杷种植已辐射20个乡镇,195个村,保护面积达13333公顷,产量达8万吨以上。

2013年,文宫枇杷已发展辐射以文宫、鳌陵、大化等多个乡镇为核心区的优质枇杷基地20万亩,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枇杷)标准化生产基地12.3万亩,全县年产枇杷近10万吨,产值超过6亿元。仅文宫一镇枇杷种植面积就已发展到3.8万亩,年产枇杷近2000万公斤。

2017年,仁寿枇杷种植面积21万亩,产量7万吨,产值7亿元,枇杷种植户6万多户,种植枇杷使人均增收2000—3000元。

苏东坡小时候的零食:眉山文宫枇杷

产地环境

仁寿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,境内地势西北高东部低。

仁寿自然资源丰富,森林覆盖率19.96%。野生植物130余种,中草药种类达558余种。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均达国家Ⅱ级标准。地表水沿龙泉山脉东西分流,椰江、越溪河与龙水河、通江河、清水河汇入岷、沱二江。流域面积2222平方千米,总长282千米。年平均径流量9.89亿立方米。

文宫枇杷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干湿明显。春季回暖早,多冷湿寒,夏季无酷暑,秋多绵阴雨,冬季无严寒。年均降雨量1000—1200毫米,雨量年际变化大。产地坡向朝南,年平均气温16.5—18.6℃,年日照1300小时左右,无霜期306天。阳光十分充足,平均温高,这就是生产优质文宫枇杷的独特条件。

枇杷幼苗期要求散射光,成年期要求阳光充足,因此文宫枇杷果实着色好,成熟早,品质佳。

更多👇👇👇

川货出川Yeah 是什么?
【推荐】四川原汁原味原产地水果!
【故事】四川水果背后的英雄赞歌!
【专题】为共和国奋斗终身的战士!
还有什么呢?

下载APP

关注我们
请访问官方网站: www.chccy.com
网站名为 “川货出川Yeah” 首字母 chccy

原创文章,作者:LZY画画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ccy.com/08/sudongpoxiaoshihoudelingshimeishanwengongpipa/

(0)
上一篇 2021年8月18日 上午12:02
下一篇 2021年8月18日 下午12:44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 刷新页面 返回上页
返回顶部